“渠道严控版号”的思考:头部游戏厂商的优势不断被放大?
近日,“苹果要求游戏提供版号”以及“穿山甲联盟要求开发者提供游戏版号”这两条消息在游戏行业中传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这将给行业带来“灾难性”的打击。
然而在手游那点事看来,这只是苹果及部分广告渠道对有关部门现有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落实,它更多的是影响到涉足灰色玩法的游戏公司及行业内的中小厂商。而另一方面,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各个链条的发展将越趋规范,这对深耕精品、资金充足、打法正规的头部厂商来说,反倒是一次加大优势的机会。
苹果落实版号规定,6月30日前需提供版号
本周,苹果在最新的后台审核规定中提出:“根据中国法律,游戏需获得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颁布的批准文号。因此,请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向我们提供您计划在中国大陆发布的任何付费游戏或可提供App内购买项目的游戏的批准文号。您可以在下方输入游戏的批准文号及日期。更多详情,请查阅通知原文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”
而后,又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旗下网盟广告平台“穿山甲联盟”发布了一则说明,要求开发者向平台提供包括“网络游戏出版物号(ISBN)核发单”在内的多份资料,期限为3月6日24时。当然,后来有头条的相关人士表示这一规定目前只针对流量主。
其实早在2016年广电总局发布的《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》中,就明确指出自2016年7月1日起,未经总局审批的移动游戏,不得上线出版运营。随后国内各大安卓渠道陆续跟进,截至目前,版号已经是游戏上线国内安卓渠道的必要条件。
因此无论是“苹果要求游戏提供版号”还是“穿山甲需审核开发者游戏版号”,都只是对有关部门现有监管政策的进一步主动落实。
版号审核现状:日均4款游戏获得版号
回归此次旋涡的中心,也是所有游戏厂商都绕不开的坎,现阶段游戏版号审核的数量和效率到底如何?
据统计,2019年全年共有1570款游戏获得了版号,其中移动游戏有1462款,国产的数量为1323款,占比90.5%,进口的数量为139款,占比9.5%。而截至2月25日,2020年过审的游戏总量为206,其中移动游戏191款。
如果以平均值进行计算,2019年至今,每月有超过118款的移动游戏获得版号,每日约4款过审。此外,有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,只要游戏中没有明显违规内容,且资料齐全,目前游戏的审核时间在3至4个月之间,过审的速度较过往有了明显的提升。
除了过审速度有所提升之外,进入2020年以来,过审的游戏还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:一是游戏类型日趋丰富,以2020年首批过审的游戏为例,过审的49款移动游戏中,15款为休闲游戏,其余均为题材、类型各异的中、重度游戏;二是大型厂商获得版号的比重不断提升,包括腾讯、网易、三七互娱等头部厂商均是连续两个月都获得了版号,而游族、巨人、B站等也有所斩获。
或引发“大清洗”,“强者恒强”的时代即将到来?
苹果和穿山甲联盟的新规一旦执行,对游戏行业影响几何?笔者认为:短时间内或将压缩中小厂商,尤其是没有研发能力的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,进而引发一次行业的“大清洗”。其中对马甲包、切支付等灰色玩法的打击最重。但就长期而言,将对整个游戏行业良性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。
事实上,现阶段市场充斥着大量依靠“马甲包买量”生存的发行商,他们并没有游戏研发能力,只是通过不断更换游戏名、游戏icon再重新上线的方式赚取利润。一旦苹果严格执行版号规定,这些被称为“二道贩子”的发行商面临的将是“灭顶之灾”。
当流量市场中的竞争者减少,虽然市场不会短时间内从“卖方市场”变成“买方市场”,但也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,流量的获取成本将回归理性。甚至有媒体预计,届时买量成本较现阶段将下降20%。
而对于市场上那些有版号的、正规的主流游戏,在马甲包、没有版号产品等被清扫了之后,会给剩下的这些游戏腾出更大的流量空间和创收空间。它们背后那些坚持原创、坚持精品的研发企业也将获益良多。
节约下来的流量成本以及利润更高的游戏收入,会被进一步投入到游戏制作及更深入的发行中,而不管怎么样,或许未来的市场都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向头部企业倾斜。
在高度成熟的电影行业,以迪士尼为首的六大影业公司,往往占据了美国市场超过80%的票房收入。而在愈发规范的中国游戏行业,头部厂商的优势也正在不断被放大。
来源:手游那点事